中国银行保险报 | “慢病次标体”:健康险的增长引擎

2022-06-01 16:00:14 167

“35岁的李莉(化名)几年前被诊断为Ⅱ型糖尿病病人,一直服药治疗,虽然平日有规律管理血糖,但糖尿病带来的风险让她无法安心,她联系多家保险代理人寻求购买重疾险,被‘劝退’了。”这是中国近4亿慢病患者共同面临的困惑。

数据显示,中国人口有70%是亚健康人群,这类被称为“次标体”的群体,有着更高出险概率,也有着强烈的投保和付费意愿,他们对健康保障的需求比任何一个群体都要大。因此,笔者认为,“次标体”将是健康险下一个增长引擎。

重疾险增长乏力

如今,健康险出现了增长乏力现象。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2021年保险业主要数据显示,健康险保费8447亿元,年增长为3.35%,增速放缓。2020年增长15.66%,2019年增长29.70%,从2013年到2018年健康险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.95%。

和保费收入增速大幅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健康险赔付支出4029亿元,增速高达37.93%。

保费增速大幅放缓,赔付支出骤然增高,两组数据反映出的本质是:用不上的人不续保了,用得上的人才会续保。如何让大部分用户觉得这个保险“用得上”?关键因素就在“带病人群”上。

触达用户健康每一环

健康险保障的是健康状态,因此存在两种可保模式:模式一,是通过饮食、运动等方法,主观人为控制健康状态;模式二,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进行客观测量、预测、定量各种健康状态风险敞口。

不过,相当一部分人认为“可保模式一”中人为成分比较大,它需要投保用户配合度高。同时,由于缺少AI大数据的赋能,以及专业硬科技能力的加持,保险公司很难对模式一的健康保障效果进行有效测量、预测,则无法对其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(赔付)敞口进行定量。

AI大数据的赋能,成为健康险行业全新的“破壁者”,能够真正用大数据把“慢病次标体”都“管”起来,即便没有发生理赔,也能让用户感觉“用得上”,让保险和用户的健康生活深度捆绑。

把“慢病次标体”管起来

如何管呢?从核保开始,对人群进行风险标签划分,从而提供多样化、差异化的健康险产品;承保过后通过健康促进、疾病管理、智能预诊等手段,以及AI大数据技术的强支撑,将可保模式一与模式二无缝衔接融合,为投保用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,大大降低慢病人群的重疾发生概率,为保险公司减少赔付、为用户保住健康。同时还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次年续保的有效数据支撑策略依据,提升续保率,真正激活近4亿次标体的慢病患者,为健康险带来下一个指数级增长引擎,走出健康人群“红海”、进入慢病人群“蓝海”。


名词释义

次标准体和带病体是两个概念。次标准体属于保险公司的核保结论。如果被保险人被认定为次标准体,一般也能购买保险产品,但是需要加费或者增加除外责任。带病体属于客户本身状态,在客户告知中,要如实告知身体状态。根据具体情况,带病体可能会按照标准体承保,也可能按照次标准体承保,也有可能延期承保,甚至被拒保。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cbimc.cn/content/2022-05/19/content_461459.html